12、德國帶鎖的門大部分都是L形下壓式開鎖的門把手,幾乎見不到球形旋轉式開鎖的門把手。原因是當你手上有東西時可以用胳膊肘壓下把手開門,如果是球形把手就不得不放下東西用手去擰開門鎖。
低地板公車不止是底盤較低,在停車時還可以往門口那方略傾斜,若遇到有坐輪椅的人士,公車司機還會下車將臨時通道放下來,以方便其進出公車。
公車或街面電車中座位不多,但間距大,還會有空地,讓推娃娃車、坐輪椅等行動較不方便的人們有空間可以安置。
16、德國窗框下沿有兩個排水孔,窗框與窗台之間舖有一層外傾的金屬板,金屬板延伸到窗台外側,邊緣突出下彎,就像窗台上鋪了個金屬「屋簷」。雨水順著窗戶下來,通過窗框排水孔流到金屬板表面,再沿外側直接墜落地面,可極大減少雨水對窗台和牆面的浸泡滲透。
17、德國室內都採用天花板內嵌射燈分區照明,幾乎不用集中照明的吸頂燈。一是光線更有層次,可通過照明分區;二是照明更有效率,該亮的地方一定夠亮。窗戶內側、床頭、衣櫃立面,這三處的天花板一定會裝射燈,這是國內不太常見的燈光佈置規則,道理自己想。
18、除了農田和工地,在德國很少能看到裸露的土地,不是鋪了草坪就是鋪了磚石,所以大風天氣裡空氣中也沒有浮土。在工業區我看到廠房周圍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沒鋪磚石也沒鋪草坪,直接就堆了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,也挺省事,總之就是不讓土壤露出來。
19、說到鋪地面,德國人很少在地面舖大塊的水泥,因為不利排水,除了透水磚,更多是嵌在一起的碎石塊。中國古代青磚鋪地當然也有同樣的透水功能,鋪設效率也比嵌碎石塊高,但是耐磨程度就差很多了(看看故宮廣場的地面就知道了),而且容易生青苔打滑。
20、德國居室的門大都極其厚重,比寫字樓防火門差不了多少,據說裡面加有隔音材料。門邊有一個突出來的邊條,關門時邊條會蓋住門縫(沒法兒在門縫裡看人了);二是門與門框之間都貼有厚實的膠條,密封性極佳,防塵隔音(壞處是摔門而出時很難有音響效果)。